全部商品分類

                        您現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類 > 文 學 > 外國文學 > 外國文學-各國文學

                        你能每天晚上為我讀書嗎

                        • 定價: ¥52
                        • ISBN:9787559660671
                        • 開 本:32開 平裝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聯合
                        • 頁數:317頁
                        • 作者:(美)愛麗絲·奧茲...
                        • 立即節。
                        • 2022-10-01 第1版
                        • 2022-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買:
                        點擊放圖片

                        導語

                          

                            3218天從來間斷的閱讀之旅,從童年到大學,朗讀的爸爸一直在。
                            為孩子朗讀吧,而不只是把書給他,造就孩子一生對書的熱愛,搭建與孩子延續一生的生命聯結。
                            美國教育界的經典案例!引領親子共讀熱潮的現象級圖書!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力薦的真實故事!

                        內容提要

                          

                            這里記錄了一個近乎奇跡的閱讀馬拉松故事,一位親歷十四年親子共讀生活的女兒在成年之后寫就的成長回憶錄。
                            作者愛麗絲成長自單親家庭,四歲時,父親開始為她朗讀繪本和經典童話。九歲時,父女倆做了一個影響他們一生的約定:父親每晚為女兒朗讀經典書籍。這個計劃堅持了3218天,直到女兒考上大學離開家。給孩子讀一本書很容易,3218天風雨無阻堅持共讀并不容易,這期間他們克服了各種各樣的阻礙,一路堅持了下來。
                            父母篤定、堅持、溫暖如一的讀書聲,是幫助孩子獲得人生幸福的魔法鑰匙。讀書給了女兒超越尋常孩子的生命的豐富,也給了孤獨的父親極大的慰藉。女兒的回憶錄用記憶中所讀經典圖書的經典內容做每篇故事的題眼,所記錄的卻是笑淚交織的生活本身。讀者可以從共讀的兒童視角看到書籍、閱讀與生活之間微妙的關聯;也可以深深體會到父親所說的那句話的含義:“你的時間和心無旁騖的關注,是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作者簡介

                            愛麗絲·奧茲瑪(Alice Ozma),美國兒童教育工作者,畢業于賓夕法尼亞大學文學系,她和父親的親子共讀故事成為美國教育界的經典案例。

                        目錄

                        前言:此書,由愛而生
                        序:3218天的讀書故事
                        推薦序:為愛朗讀,為孩子點亮世界的光
                        第一篇  “連勝”3218天
                          9歲
                            第1天“連勝”開幕
                            第38天跳跳虎什么都會
                            第100天管他呢,1000夜!
                            第185天“討厭男孩者”俱樂部
                            第211天記憶永恒
                          10歲
                            第440天媽媽在遙遠的前方
                            第529天魔法通道
                          11歲
                            第646天蜘蛛與暴風雨
                            第758天傾聽爸爸
                            第829天爸爸的課堂
                            第873天自行車狂人
                          12歲
                            第1074天肯尼迪后遺癥
                            第1206天成長和失去
                          13歲
                            第1384天星星有記憶
                            第1513天冒點兒傻氣也和諧
                            第1528天“C”
                          14歲
                            第1724天伴讀拉比
                            第1948天你想談談那些事嗎
                          15歲
                            第2015天美妙低語
                            第2340天推遲夢想會怎樣
                          16歲
                            第2578天你們家有沒有什么傳統
                            第2740天午夜之前我必須得給她讀書
                          17歲
                            第2986天爸爸的女主人公
                            第3156天幸存者之家
                          18歲
                            第3170天盛裝舞會之夜
                            第3218天結束即開始
                        第二篇  “連勝”之后
                          1.必做之事
                          2.為朗讀而戰
                          3.“連勝”效應
                          4.讀書承諾
                        后記:“連勝”計劃二十年后
                        附錄:“連勝”計劃部分書目

                        前言

                          

                            此書,由愛而生
                            這是一本關于人的書。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醒人們,這世界上有很多鮮活的生命,就在我們身邊渴望著關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告訴人們,書籍是如何像紐帶般將人們終其一生維系在一起。這本書里不會有針對象征手法的深入探討,也不會有關于人物性格的細致剖析,更不會有人在經歷著過山車般的驚險刺激、享受著三明治的美味可口或者沉浸在搖擺音樂中翩翩起舞時忽然停下,去揣摩字里行間的隱約之詞。這些我和父親的確做過的事情或許也可以撐起一本好書,但那并非此書。
                            這是一本關于“朗讀”的書,它包括了“朗讀”這個行為本身,還有消磨在其中的時光。書里記錄著我和父親對于各類書籍凡能找見便無所不讀的3218個夜晚。沒有這些書籍就不會有這些夜晚,然而由它們所引發的一次次交談,被它們所促成的一次次約定,才是真正讓人難以忘懷的。
                            你也許會覺得某個標題似曾相識,你也許會恍惚間想起自己也曾有過的類似的談話。對你們大多數人來說,這將是一段回憶之旅。不過即使你們從未朗讀過任何一本和我們相同的書,或者某本書僅僅朗讀了不到一個章節就感到昏昏欲睡——甚至你們從來沒有過為彼此朗讀的經歷,這本書仍然適合你們。
                            每當我想起同我父親最初立下的關于朗讀的約定時,那些書籍都會涌入我的腦海。但是那位為我大聲朗讀這些書籍的男人,以及這個男人展現出的投入和熱愛,是永遠閃耀在我的內心深處的。
                            這本書大概就如一床棉被,恰是我們生活的縮影,被子上所有的補丁,不管是破舊的,抑或是鮮亮的,都由我們所閱覽的一冊冊書交織在一起。這本書既會幫你回憶起姐姐搬走那天你們正讀著哪本書,也會幫你回憶起姐姐臨走時留下的擁抱的溫度;既會讓你記起某頁書上的某幾行字,也會幫你將彼時依偎在你肩膀上的那個人永遠留在心底。這本書講述了成長、蛻變、恐懼、希望、歡欣,當然還有書籍。這本書包含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為朗讀不是也永遠不可能是僅僅局限于人物和情節的。
                            我們會因為愛著某人而為他朗讀。這本書——簡單點兒來說——是一個因愛而生的故事。

                        后記

                          

                            “連勝”計劃二十年后
                            親愛的讀者們,這本書出版已經過去多年,我們的生活也發生了許多變化。
                            我的讀者聽到我和“書里的丹”結婚的消息總是很興奮。我們即將迎來第四個結婚紀念日,而在一起的時間已經超過十年。經歷過生活中的種種變化,他的陪伴使我到成年生活的過渡自然而然,我們可以說是真正的共同成長。
                            我的父親現在是四個孩子的外祖父,他們都不到5歲。最小的是我的孩子威伯娜·杰姆斯。正如你可能猜到的,她的中名源自我的父親。多年來,每當家里有嬰兒出生,他總會提議叫杰姆斯這個名字。當我宣布我懷上一個女孩的時候,他又改為強烈建議叫“杰姆斯蒂娜”這個比較適合女孩的名字。在我剛生產完幾小時后,他第一次來醫院探望我,抱起尚在襁褓中的孩子,輕挑了一下眉毛問道:“威伯娜是什么名字?”我解釋說是一種花,這令他大失所望!澳撬闹忻鞘裁茨?杰姆斯蒂娜?”“實際上,就只是杰姆斯!蔽冶M量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靜,但是,盡管剛剛經歷過漫長的辛苦生產,說到女兒的中名,我也難掩興奮激動。聽到這個消息之后,他臉上泛起的笑容將永遠是我最幸福的回憶之一。
                            沒有兒女相伴,他獨自在家的那些年就好像只是在為自己充電。作為祖父,我的父親總是充滿了活力,風趣而幽默。他喜歡戴上一頂小丑假發出現在我的門前,只是為了看看我女兒的反應,或者給她帶來一個音量可調的玩具鋼琴,可能只是為了戲弄一下我和丹。他精心為我女兒安排了一日游,即使知道在她的眼中,在博物館度過的有趣的下午,僅僅是沖著其他孩子呵呵地笑,也只是心滿意足的嘆息。 我的父親仍然在為鎮上的老人讀繪本,甚至還把讀書的范圍擴大到他擔任志愿者的幾所小學。威伯娜和我總是熱切地盼望當他練習朗讀的對象,每一天,她的理解能力都在提高。她最早會說的其中一個單詞是一個清晰的“博士”,那時她正大聲地要求再讀一遍她最喜歡的蘇斯博士的書。 雖然我曾希望擁有一個乖巧的孩子,但威伯娜卻恰恰相反。當我為她讀書的時候,她會不老實地扭來擺去、踢來爬去。我常常認為她根本沒有在聽.但是當我遞給她一本她自己的繪本時,她一邊翻書,一邊用跟我如此相似的語調咿咿呀呀地讀,真是難以置信,我甚至都懷疑這孩子是不是利用午休時間刻苦用功了。 為人父母是我迄今為止最大的冒險,并且我才剛剛開始。這使我身體疲憊,于我而言是一種精神負擔卻也是一種情感需求。我的感受和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威伯娜的笑容可以治愈任何在工作上不愉快的一天,丹獨自哄她入睡的夜晚反倒讓我感到有些孤獨。 與父親分享這個冒險使它變得更加美好。我知道我不會成為他那樣的父母,但是我永遠是他養育的女兒,我也期待找到與威伯娜的獨特相處之道。我很珍惜與父親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愛麗絲·奧茲瑪 201.7.10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我清楚記得,一切都開始于火車上。這場被我和爸爸稱為“連勝”(The Streak)的長達3218天的讀書馬拉松是在一列開往波士頓的火車上拉開序幕的,當時我正在上小學三年級。幾個小時的旅途中,我們一直在讀弗蘭克·鮑姆的《綠野仙蹤》的《奧茲國的鐵皮人》(T be Tin Woodman of Oz),這是我心愛的《綠野仙蹤》系列的第十二冊。過道對面的一個女人注意到了我們,奇怪父親為什么在火車上為我讀書。我們的回答很簡單:我們一直都這么做——從我記事起,他就已經開始每晚為我讀書了。他為我讀的第一本書是《木偶奇遇記》(Pinoccbio),當時我才4歲。雖然是坐火車去度假,但是這對我們來說跟平時沒有太大區別。為什么不讀書呢?為什么不堅持讀書呢?
                            但是,她吃驚的樣子觸動了我們。如果我們在假期都能堅持讀書,那么設定一個目標,然后一天不落地堅持下來該是怎樣的一件難事?于是,我向爸爸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連續100天,每天晚上都讀書。爸爸同意了我的想法。這就是我所記得的整件事情的緣起。
                            不過,如果去問我爸爸的話,他會告訴你一個完全不同的版本。
                            “小可愛(Lovie)”,爸爸慢條斯理地開始講他的版本,我耐心地聽著,“你的腦子撞壞了。你到底是想知道事情的真相,還是隨便想到什么就寫什么?”
                            我想各位讀者一定能猜到,“小可愛”不是我的名字。我叫愛麗絲,全名是“克里斯滕·愛麗絲·奧茲瑪·布羅齊納”,但是我一般不用“克里斯滕”這個名字!皭埯惤z”和“奧茲瑪”是爸爸從小說里為我選的,也是我長大以后自己決定用的名字。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做出這個決定,不過這兩個名字讓我非常滿意。
                            以后我會進一步解釋,為什么對我來說自己的名字就像是與生俱來的符號一樣貼切自然。另外,“小可愛”也不是像你所想象的只是一個表達慈愛的昵稱。和爸爸所有的詞匯一樣,這個昵稱也是有出處的——這是電影《蓋里甘的島》(Gilligan's Island)中豪威爾先生對他妻子的愛稱。我的父親從沒直呼過我的名字,“小可愛”是他最常用的稱呼。但是當我摔壞什么東西,忘了什么事情,或者做了什么傻事的時候,“小可愛”后面就會添點兒其他的稱呼了,比如“笨蛋”之類的。
                            “給我講講吧!卑职终鲩T,我站在他的門口說道。
                            “你母親是什么時候離開的?”他問道。
                            “我10歲那年!
                            “那就是了。從1997年開始的,她走時我們的計劃剛剛開始一年!
                            “那么,當時我們讀的是什么書呢?”
                            “嗯,”他邊想邊說,“應該是《綠野仙蹤》系列里的一本。這套書是我們當時反復讀的。我試過給你讀其他的書,但是你不肯!
                            至此,我們的記憶終于一致了。但是我知道,很快我們又會發生分歧!爱敃r我們躺在床上,剛剛讀完書!卑职终f,“我正在擔心漢修先生的魔咒!
                            “什么魔咒?”
                            “《親愛的漢修先生》(Dear Mr.Henshaw)是我當年讀給凱西的書,正是讀到這本書的時候,她不讓我再為她讀下去了!卑职粥卣f,聲音很小。
                            顯然,盡管已經過去將近二十年了,這段記憶還在困擾著他。我姐姐上四年級的時候,告訴爸爸不想再聽他讀書了。她覺得聽爸爸讀書太幼稚,而且當時她已經可以自己看小說了。但是對父親來說,中止讀書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他在一所小學的圖書館工作,給孩子們讀書是他最喜歡做的事。也許這件事是除了“父親”這個角色之外,他做得最好的。舒緩的聲音和豐富的表情使他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受到了無數孩子的歡迎。他也受到了我的歡迎,不過這是理所當然的。
                            “我一度打算提議制訂一個讀書計劃,這樣一來,當我們停止一起讀書的時候,至少你已經長大一些了。于是我提出了這個計劃,老實說,我原以為你會訂一個i00天的期限呢!毕氲疆敃r的情景,爸爸笑了起來。我沒有笑,因為我記得最初的時候,我的提議確實是100天。
                            “不對,”爸爸繼續說,“當時你說,‘我們讀1000天吧!’我不得不裝出一副積極響應的樣子,但是實際上并沒有太大信心。1000天畢竟太長了呀!
                            我不得不打斷他。因為他說的跟我記憶中的完全不吻合。首先我提醒父親,我們最初的目標是100天無疑。當我們達到這個目標的時候,還特地去一家小餐館吃了一頓煎餅作為早餐,以示慶祝呢。我們決定再設定一個新目標,沒有考慮像200天、500天這些比較低的目標,直接決定挑戰1000天。我把我記憶中的版本告訴父親,他卻壓根兒不信。然后,當我提到我們的“連勝”計劃其實發端于火車上時,他打斷了我。
                            “啊,‘暗夜離奇火車事件’!”爸爸活學活用,把我們最喜歡的一個福爾摩斯故事搬了上去。
                            “我記得很清楚,”爸爸繼續說,“因為我從不放過任何一個表現自己是個好父親的機會。我們當時在去波士頓周末旅游的火車上。隔壁的女人說,你們讀書的樣子看上去很溫馨。我告訴她我們在挑戰‘連勝’,已經成功堅持40天了!我非常得意,對堅持了40天莫名其妙地感到得意,就像一只驕傲的孔雀一樣!
                            我們都笑了起來,但是我笑的一部分原因是我知道父親記錯了。事實上,火車上的那夜是讀書的第一夜。
                            事情的重點是:不管我們回憶多少次,都不可能還原當時的真相。在個別細節上我們記得一致,但是當年的我太年幼,父親卻在慢慢變老,有些記憶被我們搞混了;關于這個讀書計劃的緣起,我們各自印象中的版本也常常變來變去,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和父親幾乎不可能達成一致了。我們甚至不記得什么時候給這個計劃起了“連勝”這個稱呼,以及是誰想到的這個主意。如果當初我們預見到這個計劃最終能堅持3218天,時間跨度近九年,從我上小學一直堅持到上大學的第一天,我們也許會做一下記錄。甚至在計劃開始幾年之后,我們才開始想到把在“讀熱”(read hot)計劃里讀過的書目記下來!白x熱”是我們給晚上讀書的小嗜好起的另一個名字,《了不起的吉莉》(The Great Gilly Hopkins)中有一個短語是“火熱”(red hot),被我們借用了。
                            P5-9

                         
                        免费 无码 国产在线观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