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類

                        您現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類 > 文 學 > 中國文學 > 中國文學-散文

                        我與地壇

                        • 定價: ¥32
                        • ISBN:9787020135639
                        • 開 本:32開 平裝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文學
                        • 頁數:270頁
                        • 作者:史鐵生
                        • 立即節。
                        • 2011-01-01 第2版
                        • 2018-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買:
                        點擊放圖片

                        導語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結合在了一起,他用自己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史鐵生著的《我與地壇》主要收錄了史鐵生的散文作品,這些作品內容豐富,構思精巧,文筆精妙,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較高的可讀性,非常值得欣賞。

                        內容提要

                          

                            史鐵生著的《我與地壇》是史鐵生送給所有人的無價的禮物。史鐵生以他的毅力和智慧,度過了四十年的輪椅生涯,寫下了數百萬字的作品,成為當代最有成就的作家。他的影響和貢獻,遠超于文學之上;他給予讀者的,不僅是精美潔凈的文字,更是健康的精神、深沉的愛和對人生真諦的探尋。他走了,但他的精神永遠存在!段遗c地壇》是史鐵生在講他自己的故事,我們可以從中重新認識史鐵生,深刻理解史鐵生。

                        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年1月生于北京,初中畢業后去延安插隊,1972年雙腿癱瘓轉回北京,在某街道工廠做工七年。之后居家以寫作為生。先后有中短篇小說、散文、長篇小說等出版。1997年底尿毒癥加劇,開始靠透析生存。之后又有小說、隨筆、散文、長篇小說出版。2010年12月突發腦溢血去世。
                            主要作品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關于詹牧師的報告文學》《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病隙碎筆》《記憶與印象》《我的丁一之旅》等。

                        目錄

                        我與地壇
                        我二十一歲那年
                        合歡樹
                        秋天的懷念
                        墻下短記
                        黃土地情歌
                        我的夢想
                        好運設計
                        記憶與印象1
                        記憶與印象2
                        想念地壇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還有一些人,我還能想起一些常到這園子里來的人。有一個老頭,算得一個真正的飲者。他在腰間掛一個扁瓷瓶,瓶里當然裝滿了酒,常來這園中消磨午后的時光。他在園中四處游逛,如果你不注意你會以為園中有好幾個這樣的老頭,等你看過了他卓爾不群的飲酒情狀,你就會相信這是個獨一無二的老頭。他的衣著過分隨便,走路的姿態也不慎重,走上五六十米路便選定一處地方,一只腳踏在石凳上或土埂上或樹墩上,解下腰間的酒瓶,解酒瓶的當兒瞇起眼睛把一百八十度視角內的景物細細看一遭,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倒一大口酒入肚,把酒瓶搖一搖再掛向腰間,平心靜氣地想一會兒什么,便走下一個五六十米去。還有一個捕鳥的漢子,那歲月園中人少,鳥卻多,他在西北角的樹叢中拉一張網,鳥撞在上面,羽毛戧在網眼里便不能自拔。他單等一種過去很多而現在非常罕見的鳥,其他的鳥撞在網上他就把它們摘下來放掉,他說已經有好多年沒等到那種罕見的鳥了,他說他再等一年看看到底還有沒有那種鳥,結果他又等了好多年。早晨和傍晚,在這園子里可以看見一個中年女工程師,早晨她從北向南穿過這園子去上班,傍晚她從南向北穿過這園子回家,事實上我并不了解她的職業或者學歷,但我以為她必是學理工的知識分子,別樣的人很難有她那般的素樸并優雅。當她在園子穿行的時刻,四周的樹林也仿佛更加幽靜,清淡的日光中競似有悠遠的琴聲,比如說是那曲《獻給艾麗絲》才好。我沒有見過她的丈夫,沒有見過那個幸運的男人是什么樣子,我想象過卻想象不出,后來忽然懂了想象不出才好,那個男人最好不要出現。她走出北門回家去,我竟有點兒擔心,擔心她會落入廚房。不過,也許她在廚房里勞作的情景更有另外的美吧,當然不能再是《獻給艾麗絲》,是個什么曲子呢?還有一個人,是我的朋友,他是個最有天賦的長跑家,但他被埋沒了。他因為在“文革”中出言不慎而坐了幾年牢,出來后好不容易找了個拉板車的工作,樣樣待遇都不能與別人平等,苦悶極了便練習長跑。那時他總來這園子里跑,我用手表為他計時,他每跑一圈向我招一下手,我就記下一個時間。每次他要環繞這園子跑二十圈,大約兩萬米。他盼望以他的長跑成績來獲得政治上真正的解放,他以為記者的鏡頭和文字可以幫他做到這一點。第一年他在春節環城賽上跑了第十五名,他看見前十名的照片都掛在了長安街的新聞櫥窗里,于是有了信心。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可是新聞櫥窗里只掛了前三名的照片,他沒灰心。第三年他跑了第七名,櫥窗里掛前六名的照片,他有點兒怨自己。第四年他跑了第三名,櫥窗里卻只掛了第一名的照片。第五年他跑了第一名——他幾乎絕望了,櫥窗里只有一幅環城賽群眾場面的照片。
                            P14-15

                         
                        免费 无码 国产在线观看观